7/20/2008

何謂「典範轉移」?

Kuhn在西元1962年在<<科學革命的結構>>這本書中,率先採用「典範(paradigm)」一詞來解釋科學變革的模式,他回觀科學史後,認為科學的發展不是一種漸進的改革而是一種革命式的「典範轉移(paradigm shift)」。這是一個不同於以往的科學哲學觀點,在學界風起雲湧的討論與爭辯,他人很多人回頭面對近代「科學哲學的演變」,也讓很多人在做研究時開始會反思一下自己的「科學哲學」為何?

Kuhn所指的「典範」為何呢?在他的書中,典範一詞前後出現超過二十次,但他卻從來沒有正式提出定義,直到書再版時,才籠統地在附錄中約略闡釋。今天,在學界多數能同意將Kuhn的「典範」概括為「一個科學社群的共同信仰」「是一群研究者未明白說出,但共享共有的一套世界觀----包括形上學的假定、價值、信仰等的結晶。這個派典影響這群研究者的研究主題、主要研究方法,與結果的解釋」等(高敬文,民85,第27頁)。簡單而言,典範是一種基本的思考體系,它包括了基本假設、待答的重要問題或謎團、研究者所使用的方法技術、以及所謂好的科學研究的範例(Newman, 2000)。就像今天你想要進入「行為科學」此一研究領域,在基礎教育時,你就是在建立你對這個領域內相關典範的信仰。比如在主流心理學中,在課程設計與入學考試科目上,就有意無意地在傳達「心理實驗法」才是心理學研究方法的王道!這就是典範的滲透力,即使你試圖反撲抗拒,只要你在這個科學社群裡你就仍然在典範內。

在一個廣大的科學社群裡,如果裡頭的成員都孜孜不倦地從事著研究工作,抽絲剝繭般地解決領域內的小謎團,沒有太大的爭論議題存在。此時這個科學社群極可能就是處於Kuhn所謂的「常態科學---單一典範」階段,亦即存在著一個主流的典範有形無形地影響社群的成員。此時我們還有兩個問題要問,其一是:這個典範是如何形成的?其二是:它的未來又如何?Kuhn以「典範轉移(paradigm shift)」來說明這種科學的演變。

Kuhn認為科學知識即在「常態科學」與「科學革命」二者的循環交替中成長。其詳細的變化過程可分解如下:
一、 前科學:多元典範競爭,典範群雄並起的階段
二、 常態科學:主流典範確立,忽略小量異例
三、 科學危機:異例頻繁出現無法忽視,典範動搖
四、 科學革命:多典範競爭
五、 新常態科學:新的主流典範勝出

上述這種典範轉移的過程,有兩點值得進一步強調。首先,從舊典範到新典範勝出,Kuhn認為這不是一種理性漸進式地改革,而是一種翻天覆地的「科學革命」,就像一個人因某件重大事件而突然改變信仰一樣。從古典力學到廣義相對論,中間就有一個關鍵點要突破,就是「靜止的時空背景—乙太」是否存在,是不是有點類似「上帝是否存在?」這樣的問題呢?

Kuhn第二個要強調的是就是典範間是「不可通約(incommensurability) 」,意指典範間可能表面上使用著相同的語詞,但這些語詞在不同典範裡所蘊含的概念並不一致,也無法用邏輯的關係來銜接;這些說著不同語言的人,以不同方式來看待事物;選用不同方法進行研究;根據不同標準來評價研究成果。因此不同典範之間無法相互比較。好比在心理學界中,行為主義與人本主義也很難溝通,他們都在研究「人」,可是他們所謂的「人」又有著極大不同,不禁懷疑,他們研究的「人」是不是相同的「人」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